财富故事
专访马云:巨款做公益,钱怎么花?
2014-04-26 22:16  点击:1405
 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、蔡崇信25日宣布,捐出阿里巴巴集团2%的期权,成立个人公益基金。

  根据市场对阿里集团美国上市后的估值,基金规模在20亿美元-40亿美元之间,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一个地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。这笔巨款怎么花?马云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。

  巨款去哪儿?

  新华社:阿里巴巴即将上市,为什么突然决定建公益基金?

  马云:这件事情我想了很多年了,去年做出的决定,选择现在宣布是因为,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做方向规划,设立架构等,现在终于做得差不多了。我感觉到自己已经50岁了,公益的事情要赶紧做起来,不能再拖了。

  其实我和太太在创业之初,还没什么钱的时候就想好了,50岁之前赚钱,50岁之后要投入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。现在有这个机会了,要赶紧实现自己的愿望。

  新华社:这笔钱规模不小,相当于有些全国百强县一年的财政收入,可以做很多事情。你打算用来做什么?

  马云:用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。你看,十年前,我们都没怎么听说过癌症,现在呢,身边每一人,都会因为朋友,亲人患上癌症,整个家庭陷入痛苦,我想,我们出点钱,加上科学家,总能做点什么。

  我非常担心今天的水、空气和食物问题,今天你看到了问题,那十年后也许会看见可怕的结果。如果今天我们能做点事情,那大概能够解决十年后的问题。

  除了环保和医疗,这个基金重点还会用在教育、文化方面,涉及中国内地、香港和海外,基金的名字我还没想好。

  新华社:你说的这些,刚好是目前问题和怨言比较集中的民生领域,你觉得凭你的力量能解决这些世界级难题吗?

  马云:再难也要有人想办法去做,光抱怨是没用的。

  比如教育,现在的教育有很大问题。每个孩子都想着考高分,进重点学校。这是不对的,教育应该专注在建立价值,比方说如果让我做校长,我就会规定小学要先让学生记住1000个最好的故事,目的是教会孩子们互相欣赏,而不是互相仇恨,更不是为了考试死记硬背书本。

  我自己当过老师,还是比较成功的,学生很喜欢我。但是我当学生的时候,是比较痛苦的,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。所以我总觉得我要是去搞搞教育,应该有点意思。阿里巴巴这几年做的事情是唤醒,通过淘宝、支付宝这些互联网工具,告诉人们,我们有麻烦了,要采取积极措施。以后几年我们的任务是找到解决方案,不仅从中国找,也要从全世界找方案,如何解决水、空气和食物的问题。

  今天我们已经有一些行动,阿里巴巴集团收入的千分之三用来做公益,加上几亿用户的流量和影响很强大,但是还不够,所以我和蔡崇信决定把我们个人努力和资产放到里面去,这样我们就能更有效地推进这项事业。

  这和阿里巴巴做互联网的体会有点像。十五年前我们在国内创建互联网事业,那时候互联网对中国政府是个新鲜事。现在针对教育、医疗和文化产业上的公益慈善,就像当年做互联网一样。 

  “我不喜欢那些一边污染一边做慈善的企业家”

  新华社:阿里巴巴之前也在做公益,这和你个人的经历有关吗?

  马云:很多年前,我在美国参观了约翰·霍普金斯医院,了解到那些捐款建医院的人,帮助了那么多人。我告诉自己,虽然这辈子做不了医生,但是只要愿意,有一天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救死扶伤。

  我是个生意人,我觉得应该有颗慈善的心,用商业的做法来解决这些问题。我们或许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,但如果我们能做些事情,让人们再思考,用一些独特的方法,这是我们能做的贡献。

  中国今天的很多问题,是因为没有经验造成的。政府也想解决这些问题。学者知道如何讲,但没有钱,不知道如何做。我不是学者,我可以利用我们的管理知识、财务能力推进一些事情。

  我们俩这次的决定,其实是希望播下种子,让年轻人未来在成功和富裕以后,想到他们应该做点什么。

  我不喜欢那些一边做着污染企业、一边捐款的企业家。你如果想着有天我成功了我会做慈善公益,那你开创事业时就应该更注重环保。  

  回应裸捐:“先学会做公益再说”

  新华社:西方对于中国富人做慈善,一直存有质疑,认为中国人做得不够,包括是否要裸捐。你怎么看?

  马云:我和比尔·盖茨交流很多,他和巴菲特带给我和蔡崇信很多思考。但是我认为今天在中国,裸捐的时机还没到。

  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。从2010年开始,阿里巴巴把千分之三的收入用来帮助做慈善事业,我和太太作为捐助人,去年加入了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,这个基金会是为了激励那些从事对抗癌症等等疾病研究的科学家。

  但中国的慈善公益起步比较晚,经验不足,做慈善不仅是有关钱,在中国更有关体制,人才和人。在这方面,我们都还是学生,这也是我们建立基金会的原因。等这一群人在摸索、有了经验之后,未来我们会做更多,还会投入更多的钱和资源。

  我认为对今天的中国来说,比金钱更重要的,是大家要先学会做公益。中国慈善需要更多的体制建设和人才训练。我相信,总有一天全球的慈善会走向同一个方向。(记者张遥、章苒)